精彩小说尽在新达文学!手机版

新达文学 > > 港综:我的马甲是爱国商人(江歌慈云山)热门网络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港综:我的马甲是爱国商人(江歌慈云山)

港综:我的马甲是爱国商人(江歌慈云山)热门网络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港综:我的马甲是爱国商人(江歌慈云山)

滚蛋的摇滚 著

言情小说完结

金牌作家“滚蛋的摇滚”的优质好文,《港综:我的马甲是爱国商人》火爆上线啦,小说主人公江歌慈云山,人物性格特点鲜明,剧情走向顺应人心,作品介绍:江歌穿越八十年代港岛,获得铁血族分身,收服各路豪强,从卧底到幕后教父。他总说自己只是个“爱国商人”,却让陈浩南退避、山鸡服软,势力遍布全球,成为华人暗夜中的守护神。

主角:江歌,慈云山   更新:2025-10-24 20:18:12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年轻人,你不是在说笑吧?"牧师一脸诧异,"你要租下这铺子?"

"没错,不过凉茶生意就不做了,实在不赚钱。"

"你也是洪兴的人?在帮里是什么身份?"

"身份不重要,社团只在乎收到租金。"江歌依旧面带微笑。

牧师仍不放心:"事情没你想的那么简单。洪兴的大哥们未必会同意。"

江歌明白牧师的顾虑。这两间铺面地段优越,正常租金至少四千元。之前社团照顾老人家,才只收六百。现在有人想借机收回铺面。

"那就先以阿婆的名义续租。我帮她交几个月租金,再换个生意。照顾老人,别人总不好说什么吧?"

牧师认真想了想:"短期可行,但长期还是有问题。除非你能当上话事人。"

"几个月足够了,说不定到时候我真当上话事人了呢。"江歌半开玩笑地说。

经过牧师劝说,阿婆很快同意了。她本打算把凉茶铺搬回乡下去,现在不仅能继续经营,每月还有额外收入,自然求之不得。

江歌当即点出三千五百元交给阿婆:"三千是三个月生活费,五百是我个人心意,毕竟斧头诚是前辈。租金的事我来处理。"

见江歌如此大方得体,牧师赞许地点头:"年轻人这么有善心,要不要加入我们教会?"

"最近太忙,以后再说吧。"江歌笑道,"等铺子赚了钱,我一定给教会捐款。"

牧师无奈地点头笑道:"你这人挺有意思,往后在庙街遇到麻烦尽管来找我,街坊们都肯卖我几分薄面。"

"那敢情好!我明白,您就是传说中的火炮嘛!"江歌拍腿大笑道,"要是您招呼街坊们去教堂,他们未必肯去;但要是喊他们出来砍人,保管个个跑得比兔子还快!"

两日后,江歌领着乌蝇和拳馆几个弟兄来帮阿婆搬家,顺带接手铺面。众人忙活大半天,总算把铺子腾空。可这一番折腾下来,江歌的口袋也快见底了——除了留给阿婆的生活费和上缴社团的租金,剩余资金全砸在进货押金上了。

深夜十点,一辆满载货物的大卡车缓缓驶入庙街。江歌带着伙计们从车上卸下成捆的货包,将店铺堆得满满当当。这批货里大半是名牌服饰,还有些皮具配件,全是精仿的A货。多亏阿波在中间牵线,江歌才能用区区一万块押金,从九龙城寨的加工厂拉回整车的货。

乌蝇摸着堆积如山的货包,既兴奋又忐忑:"歌哥,咱们一口气吃进这么多货,真能销得动?"

江歌叼着烟笑道:"别人我不敢打包票,要是我来卖——洒洒水啦!"

次日清晨,庙街居民惊讶地发现阿婆凉茶铺换了招牌。新店铺的开张方式堪称惊世骇俗:门楣上挂着血红刺目的横幅,赫然写着"铺租到期血本清仓五折甩卖"几个大字。两只大喇叭循环播放着 性广告:"全场限时特惠!今日三折!明日两折!后天一折!"

那夸张的"五折"字样特意用加粗字体标出,活脱脱是破产大甩卖的架势。正经生意人哪会这般胡闹?街坊们都等着看笑话。可偏偏这出苦情戏码竟引来无数路人围观——八十年代的港岛商界,这般剑走偏锋的营销手法还真是破天荒头一遭。

围观的人群渐渐聚集,不少人眼中闪烁着幸灾乐祸的光芒——他人的不幸往往能衬托自己的幸运。

江歌和小结巴踩着灯光走来,两人身着剪裁考究的正装站在店铺门口。这对璧人甫一亮相,立即引来路人的阵阵赞叹。

俊朗的江歌与明艳的小结巴如同 广告,让顾客们不由自主地幻想:穿上这家店的衣服,自己也能如此光彩照人。

"太划算了!名牌打折才几十块!"

"明天会更便宜吧?要不要等等?"

"等什么等!到时候连根线头都抢不到!"

乌蝇和拳馆小弟阿波一唱一和,边议论边装作掏钱买单。这番表演很快点燃了全场气氛。

尤其是外地游客,看见庙街这两间气派的店铺,下意识认定这是高档商圈——毕竟毗邻百货公司,隔壁糖水铺也装修精致。如今遇到"清仓大甩卖",岂有不抢之理?

百货公司标价六百的名牌,这里仅售九十。这样的差价让所有人都红了眼。

江歌深谙消费心理:人们总想用低价淘到名牌,好在人前炫耀。再加上"限时三天""折扣递减"的饥饿营销,配合九龙城寨精良的A货品质,生意火爆得超出预期。

起初乌蝇还担心顾客会持币观望,没想到店铺差点被挤爆。江歌胸有成竹——即便最后一天一折甩卖,相比城寨近乎零成本的货源,依然利润惊人。

营业持续到凌晨,所有库存销售一空。里间清点账目时,小结巴和乌蝇惊呆了:单日净利近四万!

阿波二话不说,揣着货款直奔九龙城寨——他要连夜调来更多货源。

第二天,货物再次早早售罄,比前一天更快。

许多顾客攥着钞票涌来,却只能失望而归,被告知明日请早。

江歌灵机一动,让小结巴登记预订名单,收取一折定金,限额百名。

消息一出,人群再度沸腾,争先恐后地付钱下单。

没赶上两折的客人听闻次日能享一折优惠,个个喜形于色,痛快掏钱。

最后一日依旧火爆,一折优惠的 无人能挡。

店铺从开门起就挤得水泄不通。

抢购的人潮引发更多跟风,大家都抱着"这么多人买肯定划算"的心态。

三天下来,江歌赚得盆满钵满,小结巴点钞点到手指发麻。

除了首日需要站台宣传,后来根本无需露面。

当乌蝇哗啦拉下卷帘门时,众人长舒一口气。

连日奋战虽疲惫不堪,但战果令人振奋,每个人脸上都写满喜悦。

粗略统计,三天卖出四车货,净赚十五万。

连九龙城寨的A货叔都大吃一惊,以为侄子打通了百货公司渠道。

江歌随手甩给阿波三万块。

"歌哥,这太多了!"阿波连连推辞。

他心知肚明,没有江歌的谋略和胆识,自己哪能赚这么多。

三天三万?卖命都挣不来!

"给大头分一万,算我借人情的酬劳。"江歌不容拒绝地摆手。

阿波这才收下,咧嘴笑道:"歌哥下次有这种好事可要记得我!"

"何必等下次?明天继续!"江歌神秘一笑。

"啊?不是说只卖三天吗?"阿波愣住了。

江歌大笑:"明天照常营业,你多带几个人来,横幅还是写最后三天。咱们又不做熟客生意,接着卖就是。"

第四天,江歌的新花样再次震惊整条庙街。

起初,洪兴这群人打着关店清仓的幌子,打算捞三天快钱就撤。

谁知第四天,他们又把"最后三天"的横幅挂了出来。

庙街人潮涌动,游客络绎不绝,生意依旧火爆。新顾客源源不断,根本不用愁客源。

这么好的买卖,自然招人眼红。

下午,街上几家服装店不约而同挂出打折招牌,纷纷效仿。

竞争一来,客流立刻被分流。

尽管江歌的铺面位置占优,生意还是比前一天差了些。

这也在预料之中——能赚钱的门路,永远不缺跟风者,各行各业皆是如此。

创新难,抄袭易,照搬照抄不费吹灰之力。

乌蝇见状火冒三丈,撸起袖子就要去砸别人场子。

江歌却早有准备,笑眯眯按下录音机开关。

喇叭里顿时炸出一个悲愤交加的声音,夹杂着愤怒与辛酸——

"特大新闻!元朗皮革厂倒闭了!"

"老板黄鹤赌输身家,拐走小姨子跑路了!"

"欠货款!欠工钱! 卷款潜逃了!"

"全场皮具,给钱就卖!抵债甩卖,就剩今天!"

魔性的吆喝配上劲爆背景乐,瞬间吸引整条街的注意。

"原价一千八,现价八十!八十块随便挑!"

"八十买不了吃亏,八十买不了上当!通通八十!给钱就卖!"

"冚家铲!扑街老板黄鹤,!"

路人哗啦啦全围了上来,一边听花式骂老板,一边疯抢便宜货,场面彻底炸了。

乌蝇和小结巴收钱收到手抽筋,根本忙不过来。

说到底,就赢在一个"新"字!

这种新鲜玩法让人眼前一亮,花样层出不穷,节奏带得飞起,生意能不火吗?

不到两小时,凌晨到货的那批A货皮具被扫荡一空。

小结巴抱着钱箱 ,望着江歌的背影,眼里直冒崇拜的小星星。

这几天她算是开了眼——原来钱还能这么赚?

堂堂正正靠本事挣钱,比偷车强百倍!

她暗下决心:这个又精又狠的男人,绝不能放跑!

他必定能闯出名堂,只要追随他,将来肯定富贵荣华。

就在这时,几个不速之客闯进了店里。

“谁是老板?滚出来!”领头的红发青年满脸嚣张,扯着嗓子喊道。

跟着红毛进来的还有三个人,个个吊儿郎当,一看就是街头混混。

乌蝇放下手里的活儿,眼神凶狠地盯着他们。

江歌缓缓起身,走上前去。

“你就是老板?生意不错嘛!懂不懂庙街的规矩?”红毛讥讽地笑着。

江歌点点头:“来收卫生费的?”

红毛故作惊讶:“哟,还挺上道?那就不废话了,每月一千,先交三个月。”

说话间,他瞥了眼小结巴手里的钱箱,一副势在必得的模样。

“一千没有,以后每月一百。小结巴,给他三百。”江歌招了招手,语气轻松。

红毛瞬间暴怒:“三百?你当施舍乞丐?信不信我马上砸了你的店!”

“你们跟谁的?不报字号,我怎么知道该给多少?”江歌不慌不忙地问。

红毛冷笑:“老子洪兴的,你说值多少?”

江歌摇头一笑:“巧了,我也是洪兴的。你老大没告诉你,这店不收保护费?”

红毛一愣:“你也是洪兴的?跟谁混的?”

“大佬B让我来收租,我看阿婆辛苦,顺手帮个忙。还有问题吗?”江歌语气平淡。

红毛眉头紧锁:“庙街是靓坤的地盘,你们大佬B的人跑这么远收租?”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