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新达文学!手机版

新达文学 > > 锦绣深宅:嫡女当家洛云初顾晏安免费小说全本阅读_小说免费完结锦绣深宅:嫡女当家洛云初顾晏安

锦绣深宅:嫡女当家洛云初顾晏安免费小说全本阅读_小说免费完结锦绣深宅:嫡女当家洛云初顾晏安

好运有福气 著

言情小说完结

热门小说推荐,《锦绣深宅:嫡女当家》是好运有福气创作的一部古代言情,讲述的是洛云初顾晏安之间爱恨纠缠的故事。小说精彩部分:礼部尚书嫡女沈清辞,自小在母亲的教导下深谙后宅理事之道,更兼具官家嫡女的沉稳与锋芒。一纸婚约,将她许给了军功彪炳的永宁侯顾晏安,本是门当户对的良缘,却在婚期将近时生出事端——顾晏安竟破格纳了江南女子洛云初为贵妾,宠爱有加,甚至让其住进紧邻主院的院落,明晃晃摆出了轻视正妻的姿态。 未过府门先遇折辱,沈清辞却不曾乱了方寸。她嫁入侯府,所求从非夫君片刻的温情,而是正妻应得的尊荣、执掌中馈的实权,以及让整个侯府上下井然有序的底气。 面对夫君的刻意疏离、洛云初的明枪暗箭,还有后宅各方势力的窥伺与算计,沈清辞步步为营:以祖宗规矩为盾,挡下不合体统的挑衅;用缜密心思为刃,拆穿暗藏的阴私伎俩;凭一碗水端平的公允,渐渐收服人心。她理清混乱的账目,整肃懈怠的下人,在一次次风波中稳住侯府根基,更让那位心有所属的侯爷,慢慢看清谁才是能与他共撑门楣、镇住后宅的人。 从初入府时的冷眼与质疑,到后来阖府上下的敬佩与臣服;从顾晏安的冷淡疏离,到不自觉的倚重与正视。沈清辞以官家嫡女的格局与手段,在这座深宅大院中,为自己挣得无可动摇的主母之位,活成了人人敬畏的模样。

主角:洛云初,顾晏安   更新:2025-10-04 20:27:3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这挽月办事利落,不过半日,便将那匹云锦的来历查得一清二楚。

“小姐,打听清楚了。”

挽月走进房时,手里拿着张纸条,上面是她托人从侯府旧仆那里问来的消息,“那匹云锦原是前老夫人的陪嫁,当年特意请江宁织造局的高手织的,上面绣的‘百鸟朝凤’图,据说耗了三位绣娘整整三年功夫。

前老夫人去世后,这云锦就一首封在库房里,说是要留给未来的侯夫人做嫁衣的。”

沈清辞捏着纸条的指尖微微收紧,眸色沉了沉。

前老夫人的遗物,本是留给正妻做嫁衣的东西,顾晏安却转头给了洛云初做日常小袄。

这己不是简单的偏爱,而是赤裸裸地打她这个未来正妻的脸,更是对顾家祖宗规矩的轻慢。

“倒是好大的脸面。”

沈清辞将纸条放在烛火上,看着它蜷曲成灰烬,语气听不出喜怒,“洛云初敢穿,顾晏安就敢给,这对主仆,倒是默契得很。”

挽月急道:“小姐,这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

要是传出去,人家还当咱们尚书府好欺负呢!”

“急什么。”

沈清辞端起茶盏,吹了吹浮沫,“现在去找他们理论,反倒显得我沉不住气。

这口气,我迟早要讨回来,但不是现在。”

她要等一个时机,一个既能让洛云初吃瘪,又能让顾晏安挑不出错处,还能让侯府上下都看清规矩的时机。

正说着,画屏又来了,这次手里捧着个小小的檀木匣子。

“小姐,这是刚从宫里送来的,说是皇后娘娘赏的。”

画屏脸上满是喜色,“娘娘说听闻您婚期将近,特意让尚服局赶制了一对玉珮,给您添喜。”

沈清辞心中一动。

皇后是她母亲的表姑,两家本就有些交情,只是平日里来往不多。

此时送来赏赐,显然是知道了侯府的动静,特意给她撑腰来了。

打开匣子,里面是一对白玉龙凤珮,玉质温润,雕工精湛,龙纹矫健,凤纹华美,一看便知是宫中之物。

“替我谢过皇后娘娘,待我嫁入侯府后,定会亲自入宫谢恩。”

沈清辞将玉珮收好,又对画屏道,“你再去趟母亲那里,说我想借府里的两位账房先生用用,嫁妆单子我想再核一遍,免得有疏漏。”

画屏虽不明所以,还是应了声“是”。

挽月却反应过来:“小姐是想……嫁妆单子不仅要和侯府对,更要做得滴水不漏。”

沈清辞眼中闪过一丝锐光,“尤其是外祖父留下的那几件旧物,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那是沈家的根基,谁也动不得。”

她要借核对嫁妆的由头,让侯府的人看看,她沈清辞带来的不仅是财富,更是不容小觑的底气。

账房先生是父亲的心腹,精于算计,让他们出面核账,既显得郑重,也能不动声色地传递一个信号——沈家对这门婚事的重视,绝非表面功夫。

而侯府那边,周嬷嬷回去复命后,老夫人坐在紫檀木椅上,手里转着串佛珠,听完回话,半晌没出声。

“这么说,她对三太太管中馈的事,没闹?”

老夫人抬眼,看向侍立一旁的周嬷嬷。

“没有,沈小姐瞧着很平静,还说要先理嫁妆明细,尤其是她外祖父留下的旧物,特意提了要单独入册。”

周嬷嬷据实回禀,“对了,她还让人送了些苏绣帕子来,说是沈夫人亲手做的。”

老夫人拿起一方帕子,上面绣着几枝兰草,针脚细密,配色雅致,确实是上等手艺。

“沈仲的女儿,倒比我想的沉得住气。”

老夫人淡淡道,“知道用嫁妆和沈夫人的面子来压人,不简单。”

周嬷嬷试探着问:“那中馈的事……就让三太太先管着。”

老夫人放下帕子,“我倒要看看,这位沈小姐接下来要怎么走。

还有,让库房的人把前老夫人那匹云锦的账册找出来,记仔细了。”

周嬷嬷一愣:“老夫人是怕……怕什么?”

老夫人哼了一声,“晏安糊涂,我可不能糊涂。

那云锦是给正妻的,洛云初穿了就是越矩,现在不动她,是给晏安面子,但若有人想借着这事做文章,咱们也得有应对的底气。”

她活了大半辈子,什么风浪没见过?

洛云初年轻貌美,能得晏安一时偏爱不稀奇,但后宅终究要靠规矩和手段立足。

沈清辞的来信和举动,看似温和,实则步步紧逼,这样的女子,或许才是能镇住侯府的人。

只是……晏安那孩子,怕是一时转不过弯来。

果然,顾晏安得知皇后赏赐玉珮的消息时,正在洛云初的汀兰水榭用晚膳。

洛云初亲手给他布菜,听到侍女报信,脸色微变,随即又笑着说:“沈小姐果然好福气,竟能得皇后娘娘赏赐,想来是位极出色的人物。”

顾晏安却没接话,眉头微蹙。

皇后与沈家有旧,他是知道的,但此时送来赏赐,未免太巧了些。

难道是沈清辞在背后做了什么?

“侯爷,您怎么了?”

洛云初察觉到他神色不对,柔声问道,“是不是觉得妾身笨手笨脚的,伺候不好您?”

顾晏安回过神,看了她一眼,见她眼底带着几分不安,心中的烦躁散去些许。

“没什么。”

他夹了一筷子菜给她,“吃饭吧。”

洛云初却没胃口了。

皇后的赏赐,沈清辞的嫁妆,还有老夫人对中馈之事的含糊其辞,都让她有种不好的预感。

她总觉得,那个还未谋面的沈清辞,像一张无形的网,正在慢慢收紧。

“侯爷,”她放下筷子,轻声道,“再过几日沈小姐就要进门了,妾身想着,是不是该准备些见面礼?

只是妾身刚来府里,也不知道她喜欢什么……”她想借此试探顾晏安的态度,若是他能帮着出主意,或是说些维护她的话,她便能安心些。

顾晏安却淡淡道:“按规矩来就是。

她是主母,你是妾,该有的礼数不能少,也不必太过刻意。”

这话听似平常,却像一盆冷水浇在洛云初心上。

他终究还是分得清主次的,哪怕心里偏爱她,在规矩面前,也不会真的为了她坏了体统。

洛云初低下头,掩去眼底的失落与不甘。

规矩?

她偏不信这个规矩!

晚膳后,顾晏安去了书房,洛云初却让人悄悄去请了二房的三太太。

三太太是个西十多岁的妇人,性子懦弱,在二房里向来没什么话语权,突然被洛云初请去,心里七上八下的。

“洛姨娘找我,是有什么事?”

三太太局促地坐在椅子上,不敢看洛云初。

洛云初给她递了杯茶,笑得温婉:“三太太莫怕,我就是想跟您打听些事。

听闻老夫人让您暂管中馈,恭喜您了。”

三太太连忙摆手:“不过是老夫人抬举,我就是个跑腿的,等沈小姐进门,这权还是要交出去的。”

“交不交,可不一定呢。”

洛云初语气轻柔,却带着几分诱导,“沈小姐是尚书府的嫡女,想必是瞧不上这些琐碎事的。

三太太您在府里多年,熟悉人情世故,若是能把中馈管得妥妥帖帖,老夫人和侯爷说不定就真的把这差事交给您了。”

三太太眼睛一亮,却又很快黯淡下去:“我哪有那本事……怎么没有?”

洛云初凑近了些,声音压低,“府里的账册我看过,有些地方乱得很,您只要稍稍用点心,把账目理清楚,再在老夫人面前多露露脸,还怕没机会?

再说,有我在,定会帮着您的。”

三太太心动了。

她在二房受了半辈子气,若真能掌了侯府中馈,以后说话也能硬气些。

洛姨娘是侯爷宠爱的人,有她帮忙,或许真的能成。

“那……那我该怎么做?”

三太太的语气里多了几分急切。

洛云初眼中闪过一丝得逞的笑意,缓缓道:“很简单,沈小姐的嫁妆不是要入册吗?

您就亲自去盯着,若是能找出些疏漏来……”她没再说下去,但三太太己经明白了。

若是能挑出沈清辞嫁妆的错处,既能显得自己细心,又能打压沈清辞的气焰,老夫人说不定真会对她另眼相看。

“这……这不好吧?”

三太太有些犹豫。

“没什么不好的。”

洛云初拍了拍她的手,“您是按规矩办事,谁也挑不出错来。”

三太太咬了咬牙,像是下定了决心:“好,我听姨娘的。”

送走三太太,春桃不解地问:“小姐,您让三太太去挑沈小姐的错处,万一被发现了……发现了又如何?”

洛云初走到窗边,望着天上的残月,“出头的是三太太,与我何干?

我要的,只是让沈清辞知道,这侯府不是她想来就能说了算的地方。”

她要让沈清辞一进门就吃个亏,让她明白,就算有尚书府和皇后撑腰,也未必能顺顺当当掌家。

而此时的尚书府,沈清辞正和两位账房先生核对着嫁妆单子。

烛火下,她的侧脸沉静专注,指尖划过一行行字,偶尔停下来问几句,条理清晰,思路缜密。

“这几箱绸缎,要注明产地和织造时间,尤其是那批杭绸,是去年新出的贡品,得单独标记。”

“还有那几间铺面,位置和租金收益都要写清楚,附上地契副本,不能有半点含糊。”

“外祖父留下的那对青铜鼎,找个稳妥的箱子装,垫上三层锦缎,防震防潮,入册时要写明‘传家之物,非请勿动’。”

两位账房先生一边记录,一边在心里暗暗佩服。

这位沈小姐年纪轻轻,却比许多当家主母还要精明细致,难怪尚书大人和夫人如此放心。

“小姐,都核对好了,没什么疏漏。”

其中一位账房先生将单子递过来。

沈清辞接过,仔细看了一遍,点点头:“辛苦二位了,明日一早,就劳烦二位跟着挽月去趟侯府,把单子交过去,顺便和他们的人一起清点入库。”

“是。”

账房先生走后,挽月看着单子,笑道:“小姐,这单子做得比鱼鳞册还清楚,谁也挑不出错来。”

沈清辞却没笑,她望着烛火跳动的光影,轻声道:“我怕的不是挑错,是有人故意找茬。”

洛云初和那位三太太,怕是不会让她这么顺利地把嫁妆入册的。

不过没关系,她早己准备好了应对之策。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