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新达文学!手机版

新达文学 > > 八零纺织厂:我的书柜连现代(宋谷雨王桂枝)_宋谷雨王桂枝热门小说

八零纺织厂:我的书柜连现代(宋谷雨王桂枝)_宋谷雨王桂枝热门小说

色殊 著

言情小说完结

书名:《八零纺织厂:我的书柜连现代》本书主角有宋谷雨王桂枝,作品情感生动,剧情紧凑,出自作者“色殊”之手,本书精彩章节:(事业 工业 群像 细水常流 旗鼓相当) 找不到工作被迫躺平啃老的大学生宋谷雨意外穿越到八十年代,成为一名即将被清退的纺织厂女工。 这年代不熟啊,躺也躺不平,战也战不来,幸好柜子里有个连通图书馆的时空门。 宋谷雨一顿扒拉,掏出一本来自后世的纺织厂厂志,呵呵,这下子厂子发展还不是尽在掌握! 没想到,还没等她大展拳脚,对家先给她造了个黄谣……这年头,作风问题会逼死人的。但——确定要跟2025年的宋谷雨比谁脸皮厚吗? 技术员陈默旁观许久,心中疑惑,宋谷雨真的是个外地临时工吗?这直面枪林弹雨的模样,这大开大阖的劲头,他从未见过。 而宋谷雨对这名仗义直言、不怕引火烧身的名校高材生也充满好奇。 她埋头将厂志一顿猛翻,发现陈默这个名字出现在第一页。他是1996年这版厂志的主编。 大腿啊,抱住!

主角:宋谷雨,王桂枝   更新:2025-10-04 18:54:09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没能抓住宋谷雨的把柄,王桂枝气到跺脚,眼睛上翻成三白眼,恶狠狠盯着宋谷雨,嘴里还嘟囔:“宋谷雨明明是个不安分的,不可能干净,肯定还有别的问题。”

宋谷雨冷笑道:“你要是闲得没事干,就去食堂抓一把大米数着玩,别一天到晚就盘算着怎么陷害别人。”

那位女领导和周俭对视一眼,又看向王桂枝,严肃地说:“以后没有确凿证据不要随便举报,上次举报宋谷雨偷电池的也是你吧,简首是浪费大家时间。

周厂长很忙的,再这样就追究你诬告。”

王桂枝脸红一阵白一阵,却再也不敢吭声,只是狠狠地瞪一眼宋谷雨,眼神中满是不甘心。

周俭拍了拍宋谷雨的肩膀,说道:“小宋啊,爱看书是好事,继续保持。

对了,田主席……”他转头看向那位女领导,她是工会主席田晓芳。

“给他们这批临时工也办个借阅证,厂的图书室也应该对他们开放,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嘛。”

“好的周厂长。”

田晓芳笑眯眯应下,又对女工们道,“感受到厂里对大家的关怀了吧?

还不快谢谢周厂长?”

女工们顿时欢呼雀跃。

“谢谢周厂长!”

“太好了,我早就想看《大众电影》,就是借不到。”

“我们有了借阅证,就借不一样的书,大家可以换着看了。”

“没错,谢谢周厂长,谢谢田主席!”

周俭觉得自己两米八。

当了三年副厂长,第一次被一群年轻小姑娘围着称颂,感觉十分美妙。

“好了好了,该上班的赶紧回去上班,不上班的好好休息,不要影响生产啊。”

周俭背着手,志得意满地离开宿舍,太阳照耀着他,仿佛给他补充了无限能量。

“分水扒脸……”宋谷雨听到严肃的周副厂长居然哼起了歌。

这歌好熟,哪个电视剧来的?

…织布车间,师傅叶美春一个人看十台车,忙得脚不沾地,一看宋谷雨回来,赶紧招手让她顶上。

织布机隆隆的声音盖过所有,完全没有说闲话的可能。

倒也好,宋谷雨独自回味胜利的喜悦,还是忍不住要笑出声。

不过隔着两排织机的王桂枝偶尔会投来冷冷的目光,宋谷雨想破脑袋,甚至动用了好几遍原主的记忆,也想不到王桂枝为何要这么针对她。

索性不想了。

有些恶本来就没有道理,矛盾己经表面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了。

不如想想那个奇怪的书柜。

它似乎是连通后世的通道,不仅会出现后世的书,甚至还会更换。

实在太有意思了。

只是,它出现书的规则是什么呢?

有没有可能按自己的心愿出书呢?

甚至,以后会不会出现书籍以外的其他物品呢?

真是让人充满好奇与期待啊。

…红光纺织厂行政楼三楼会议室,厂领导和中层干部正对清退临时工事宜激烈争论着。

老厂长王湛生坐在主位上,眉头紧锁,眼神犀利。

“安置返城知青是市里的硬任务,咱们厂43个指标,己经是我跟局里争到脸红脖子粗才定下的,不能再少了。

我们能消化也得消化,不能消化也得消化。”

负责生产的副厂长赵德明倒是一脸轻松:“前纺车间和织布车间,外地临时工最多了,一个车间20个硬指标,叫他们上报清退名单。

厂里贴个回乡路费,仁至义尽。”

见赵德明说得这么轻描淡写,周俭有些听不下去了。

他挪了挪身子,破旧的椅子发出嘎嘎的声响。

“我理解安置返城知青的重要性,也支持厂里顾全大局。

但这些临时工也为厂里做出了不少贡献,前两年人手不够,把他们从苏北招过来,现在这些临时工占了两个车间一线生产人员的40%,好些都成了生产线上的骨干,转头就清退几十个,一来有点不讲情面,二来也会影响生产啊。”

言下之意,你赵德明负责的就是生产,最不在意的居然就是你。

果然有后台好办事。

赵德明当然也听出来了,立即两手一摊:“那你说怎么办吧。

国家都发了通知,周副厂长你没看到?”

他手指头在报纸上敲出笃笃声:“《关于继续压缩计划外用工的通知》,通知明确要求,清退的重点仍是来自农村的劳动力。

看看,国家都这么说。

做好人谁不会啊,你得解决问题啊。”

这下把周俭给噎住了。

他的确拿不出更好的办法,他也知道国家的确有这个新文件,但一想到中午那些围在他身边的小姑娘,年轻,有活力,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朝气,要是把她们都送回乡下种地嫁人,他真心觉得惋惜。

工会主席田晓芳见场面有些僵持,出来解围道:“安置任务必须保质保量完成,但咱们红光厂的凝聚力也很重要。

中午我跟周副厂长去查宿舍,有的临时工还在宿舍安了小书柜,非常要求上进,非常热爱学习,毛主席都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咱们厂的临时工有这样的精神面貌,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要是不分青红皂白搞一刀切,岂不是让职工们心寒?

“我的建议,清退临时工不能搞摊派,要全面考虑临时工们的工作表现和能力,对不符合要求的外地临时工进行有序的、分批的清退。

这样既能完成安置返城知青的任务,又能保证职工情绪和厂里的生产不受太大影响。”

田晓芳的话让会议室里的气氛缓和了一些,厂长王湛生摸着下巴,缓缓道:“田主席的建议有一定道理,要是因为清退搞得人心惶惶,就违背了国家保持安定团结的初衷。

“要不这样,厂里组织一场技能考核,根据考核成绩来决定清退名单。

这样既公平公正,也能让临时工们心服口服。

表现好的留下来,继续为厂里做贡献;表现不好的,也没什么好说的。”

“劳民伤财。”

赵德明低声嘟囔。

会议室所有人都看向他,王湛生耐住性子,问:“赵厂长可以持保留意见,会后我们单独谈。”

赵德明也不傻,知道自己有些惹众怒,冷笑道:“没意见,考核最好能反应真实水平,不要白忙一场。”

周俭道:“只要生产部门和劳资部门通力合作,不偏不倚,我相信考核结果一定是公平公正的。”

赵德明撇撇嘴,一脸“不可能通力合作”的神情。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