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新达文学!手机版

新达文学 > > 亦童姓柳(柳亦童林婉茹)热门网络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亦童姓柳(柳亦童林婉茹)

亦童姓柳(柳亦童林婉茹)热门网络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亦童姓柳(柳亦童林婉茹)

石榴穑 著

其它小说完结

小说《亦童姓柳》,大神“石榴穑”将柳亦童林婉茹作为书中的主人公。全文主要讲述了:寒门青年柳亦童踏入官场,以低调隐忍为甲胄,智谋手段为锋刃,于东洲市权力漩涡中步步为营。他周旋于聪慧记者、单纯同事、势利旧爱之间,借力打力,屡次在危机中以弱胜强,上演扮猪吃老虎的精彩戏码。从府办小科员到区委核心,他扫除奸佞,破局上位,在权谋交织的青云路上,最终潜鳞化龙,俯瞰东洲风云。

主角:柳亦童,林婉茹   更新:2025-09-30 14:41:3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二天上班,柳亦童提前了十五分钟到办公室,打扫了一下科室卫生,给几位老科员的杯子沏上茶。

这都是新人自觉要做的“功课”。

李主任来了之后,看到桌上摆放整齐、核对无误的会议纪要,满意地点点头,难得地对柳亦童说了句:“小柳,工作挺细致,不错。”

柳亦童只是谦逊地笑笑:“应该的,主任。”

上午快十点时,科里接到一个临时任务。

区里要紧急汇总一份关于近期扶持中小企业政策落实情况的简要报告,下午上班前就要报给区办秘书科。

任务自然落到了新人柳亦童和同样资浅的林婉茹头上。

赵前进拍拍柳亦童的肩膀,语气带着点幸灾乐祸:“小伙子,表现的机会来了,这活儿时间紧任务重,各个局报上来的数据口径还不一样,可得仔细点。”

林婉茹看着手里一堆各部门报来的零散材料,小脸有些发白,显然觉得压力很大。

柳亦童依旧那副平静的样子,接过材料:“我们一起弄,抓紧时间。”

两人开始分头整理。

这类汇总工作繁琐至极,需要从大量文件、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还要协调可能存在的矛盾或缺失。

林婉茹很快就有点手忙脚乱,不时低声抱怨几句数据不清楚、格式不统一。

柳亦童却速度很快,他浏览文件的速度异乎常人,手指在计算器上飞舞(偶尔甚至会心算一下),很快就在稿纸上列出了清晰的提纲和关键数据节点。

他甚至发现某局报来的一个关键数据与上周他们自己简报里的数据有细微出入。

“小林,这个数据你看看,是不是有问题?”

柳亦童把文件指给林婉茹看,语气温和,像是商量。

林婉茹核对了一下,惊讶道:“真的哎!

差了好几十万!

这……怎么办?

打电话问吗?”

她有些无措。

“嗯,得核实一下。”

柳亦童点点头,拿起电话,却不是首接打给那个局,而是先打给了府办内部负责对接该局的老科员,用一种请教和不确定的语气:“王哥,打扰一下,我是小柳。

我们这边整理中小企业数据,看到发改局报来的这个数,跟咱们上周简报里记录的不太一样,是不是我们简报记错了?

还是他们报错了?

……哦哦,好的好的,我明白了,谢谢王哥!”

挂了电话,他对林婉茹说:“王哥说可能是他们报错了,上周简报的数据是经过核对的。

我这就给发改局那边打电话确认一下。”

他再次拨通电话,语气更加谦卑和不好意思:“您好,是发改局综合科吗?

我是府办综合科的小柳……对对,有个小事想跟您核实一下,就是我们这边看到您们刚报来的关于XX扶持资金的数据是XXX万,我们这边之前记录的是XXX万,不知道是不是我们记错了,还是……哦?

系统导出格式错了?

好的好的,太感谢您了!

麻烦您重新发一份正确的过来吧?

谢谢谢谢!”

整个过程,他把自己放在一个很低的位置,全是“我们可能错了”、“不好意思打扰”、“麻烦您了”的态度,让对方即使被指出错误也不好发作,反而很快解决了问题。

林婉茹在一旁看着,眼中流露出佩服。

她自问做不到这么圆滑又有效。

解决了几个类似的小问题后,报告的主体内容很快梳理清晰。

柳亦童主动承担了最耗费精力的整合撰写工作,让林婉茹负责校对格式和错别字。

中午两人都没休息,啃了个面包继续干。

快到下午一点时,一份格式规范、数据准确、重点突出的简要报告己经成型。

林婉茹长长松了口气,看着柳亦童的眼神充满了感激:“柳哥,你真厉害,要不是你,我肯定搞不定。”

柳亦童笑了笑,笑容有些疲惫(部分是装的):“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你校对得也很仔细。”

这时,李主任过来看了一眼,拿起报告浏览了一下,眼中闪过一抹惊讶。

报告的质量超出他的预期,尤其是几个数据疑点的处理,备注得清晰明白。

“行,弄得不错。

下午一上班就送上去吧。”

李主任语气平淡,但看柳亦童的眼神比之前缓和了不少。

下午,柳亦童拿着报告送去区办秘书科。

刚交完材料出来,在走廊拐角差点撞上一个人。

一股淡淡的、好闻的清香袭来。

“不好意思。”

两人几乎同时开口。

柳亦童抬头一看,竟然是杨如是。

她今天穿着一身职业套裙,更显身段窈窕,手里拿着采访本和录音笔,看样子是来联系工作。

“杨记者?”

柳亦童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和一丝局促。

杨如是也认出了他,微微一笑,笑容明丽:“是你啊,柳科员。

这么巧。”

“是啊,真巧。

我来送份文件。”

柳亦童晃了晃手里己经空了的文件袋,样子有点憨。

杨如是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一秒,似乎想从他眼神里找出点什么,但只看到一片温和与些许面对漂亮女性时的自然紧张(这部分柳亦童拿捏得很好)。

“你们府办最近挺忙吧?

我看又是接待群众,又是紧急报告的。”

杨如是状似随意地问道,带着记者特有的试探。

柳亦童心里一动,知道她指的是昨天门口的事和今天匆忙的报告。

他挠挠头,露出一丝苦笑:“还好,都是领导安排的工作,我们就是跑跑腿,干点具体活。”

他完美地扮演了一个忙于琐碎事务、地位不高的小科员形象。

杨如是笑了笑,没再深入追问工作,反而换了个话题:“柳科员是刚考进来的?

以前在哪上的学?”

“嗯,刚来不久。

就在省里读的普通大学,没法跟杨记者你们比。”

柳亦童回答得滴水不漏,把自己背景往普通里说。

两人简单聊了几句,杨如是似乎只是偶遇闲谈。

但临走时,她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一张名片递给柳亦童:“柳科员,以后如果区里有什么好的新闻线索,或者民生方面的情况,方便的话可以跟我联系。

我们报纸也很关注基层动态。”

柳亦童双手接过名片,受宠若惊的样子:“哎哟,谢谢杨记者!

我……我就是一个普通科员,可能也接触不到什么大新闻……不过有情况一定向您汇报!”

他把名片小心地收进衬衫口袋。

杨如是看着他这副样子,眼底那丝探究更深了。

她总觉得这个年轻人身上有种违和感,但具体又说不上来。

“好,那先谢谢了。

我还有事,先走了。”

杨如是点点头,转身离开,高跟鞋敲击地面发出清脆的声响。

柳亦童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脸上的憨厚笑容慢慢收敛。

他掏出那张名片,指尖在上面轻轻摩挲了一下。

“市日报首席记者,杨如是……”他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这个杨记者,似乎对自己很感兴趣?

是因为昨天的事,还是别的?

也好。

有时候,被一个聪明又有点背景的记者“关注”,未必是坏事。

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好这个“度”。

他整理了一下表情,重新变回那个低调普通的科员,向自己科室走去。

第一步,通过一份报告,初步展示了能力和责任心,在领导那里留下了个模糊的好印象。

第二步,与一位关键的美女记者建立了初步的、极其自然的联系。

潜鳞之策,在于悄无声息地织网,每一根丝线,都看似无意,却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刻,成为借力的关键。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