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周的写意课如约而至,小梦踩着晨光走进“墨香斋”时,画室里己弥漫开熟悉的墨香。
她刚在老位置坐下,就忍不住和邻座的职场前辈林姐分享:“上周用‘中锋侧锋’的思路推进项目,不仅没加班,还提前完成了节点,总监都夸我执行力提升了!”
林姐笑着点头:“我上周也试着调整了工作节奏,确实顺畅多了,看来这写意画里的门道,真能用到职场上。”
两人正说着,朱老师提着竹编画箱走了进来。
她今天换了件月白色的棉麻衫,手中多了一个素色瓷盘,盘里盛放着五种浓度不一的墨汁,从深黑如漆到浅灰如烟,层次分明。
“今天我们不学运笔,来聊聊水墨的‘焦、浓、重、淡、清’。”
朱老师将瓷盘放在画案中央,“这五种墨色,不仅是写意画的色彩基础,更藏着职场人的定位与协作之道。”
她指着最浓的“焦墨”:“焦墨厚重沉实,如职场中的核心骨干,手握关键资源,扛起重要责任,是团队的‘定海神针’;浓墨次之,似业务熟练的资深员工,能独立攻坚,支撑团队运转;重墨温润,像稳步成长的中坚力量,承上启下,衔接各项工作;淡墨轻盈,如职场新人,需沉淀学习,逐步积累;清墨淡雅,似辅助性角色,虽不显眼,却能为整体添彩。”
小梦听得入神,下意识地对照自己——入职半年,不算纯粹的新人,却也远未达到资深水准,不正处于“淡墨”向“重墨”过渡的阶段吗?
可过去这段时间,她要么刻意模仿“焦墨”的强势,在团队会议上强行发表不成熟的观点;要么陷入“清墨”的自卑,遇到跨部门协作时不敢主动对接,结果始终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上次与设计部协作时,就因不敢明确表达需求,导致物料反复修改,拖延了项目进度 。
“找准自己的墨色定位,才能在团队中发挥价值。”
朱老师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拿起笔蘸取淡墨,在宣纸上轻轻点染,“新人不必急于求成,强行模仿‘焦墨’的厚重,反而会显得刻意;也不必妄自菲薄,忽视‘淡墨’的独特作用——很多时候,团队需要‘淡墨’的轻盈灵动,为严谨的工作注入新鲜视角。”
说着,朱老师用焦墨勾勒出一枝梅枝,再以浓墨点出花苞,重墨渲染枝干肌理,淡墨扫出花瓣轮廓,最后用清墨晕染背景,一幅层次丰富的《墨梅图》渐渐成型。
“你们看,若只有焦墨,画面会沉闷压抑;若全是清墨,又会显得单薄无力。
职场团队也是如此,需要不同‘墨色’的人相互配合,才能形成和谐高效的协作氛围 。”
接下来,朱老师让大家尝试用五种墨色完成一幅“多色墨花鸟图”,重点体会不同墨色的搭配与融合。
小梦拿起笔,先蘸取淡墨,试着画一朵小花的花瓣,可墨色太浅,落在宣纸上几乎看不清;她又换成浓墨,结果颜色过重,笔触僵硬,与画面格格不入。
反复尝试几次后,她看着纸上杂乱的墨痕,想起上周与市场部的协作困境——她负责的推广方案需要市场部提供用户画像数据,可她要么过度依赖对方,连基础筛选都不敢做,要么固执己见,拒绝接受市场部的专业建议,最终导致数据对接延迟,影响了方案进度 。
“水墨搭配讲究‘破墨法’,”朱老师走到小梦身边,拿起笔示范,“比如用淡墨打底后,趁墨未干,以浓墨点染,让墨色自然交融,形成层次丰富的过渡。
职场协作也是这样,既要保持自己的‘墨色特质’,又要学会与他人‘融合共生’。”
她指着小梦的画:“你用淡墨画花瓣时,可以在边缘轻扫几笔浓墨,既保留了淡墨的轻盈,又增添了花瓣的立体感;画枝干时,用重墨勾勒轮廓,再以淡墨皴擦,让线条更显苍劲。
就像你与市场部协作,既要坚持自己的方案创意,也要尊重对方的专业数据,两者结合,才能做出更完善的成果 。”
小梦茅塞顿开,重新调整思路。
她先用淡墨轻轻画出花瓣的大致形态,趁墨色未干,蘸取少量浓墨,在花瓣边缘巧妙点染,墨色自然晕开,花瓣瞬间有了层次与质感;接着用重墨勾勒枝干,再以淡墨反复皴擦,模拟树皮的纹理,原本僵硬的线条顿时变得生动起来。
朱老师看着她的画,点头道:“这就是‘破墨法’的精髓——不是一方妥协另一方,而是相互渗透、彼此成就。
职场协作,最怕的就是‘各执一端’,学会‘破墨’,才能打破壁垒,实现共赢 。”
课程过半,朱老师组织了一场“团队协作作画”练习——西人一组,共同完成一幅“西季花鸟图”,每人负责一个季节,需用对应的墨色风格创作,最后融合成一幅完整作品。
小梦与林姐及另外两位学员一组,她主动选择了“春季”,用清新的淡墨与雅致的淡彩,画出迎春花的灵动;林姐负责“冬季”,以厚重的焦墨与浓墨,勾勒寒梅的坚韧;另外两位学员分别完成“夏季”的荷叶与“秋季”的菊花,西种风格各异的笔墨,最终在宣纸上和谐共生,竟生出“西季流转、生生不息”的意境 。
“团队协作就像这幅画,”朱老师点评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墨色’与‘风格’,不必强求一致,但要懂得相互呼应、彼此补充。
就像小梦的淡墨迎春,与林姐的焦墨寒梅,看似反差,却通过枝干的衔接、色彩的过渡,形成了完美的整体。
职场中也是如此,不同岗位、不同性格的人,只要找准协作的‘衔接点’,就能发挥出1+1>2的力量 。”
分享环节,小梦主动谈起自己的协作感悟:“以前我总觉得协作就是‘听别人的’或‘让别人听我的’,今天才明白,真正的协作是‘和而不同’。
就像水墨的‘焦浓淡清’,各有特色,却能融合成动人的画面。
上周我主动找市场部的同事沟通,清晰表达了方案对数据的需求,也认真听取了他们对用户画像的分析建议,最后我们共同优化了数据维度,不仅加快了进度,还让方案的用户定位更精准 。”
朱老师欣慰地笑了:“找准自己的‘墨色定位’,掌握‘破墨协作’的智慧,是职场进阶的关键一步。
记住,没有哪种墨色是绝对的优劣,淡墨有淡墨的清雅,焦墨有焦墨的厚重,重要的是在合适的位置,发挥合适的作用,与团队形成和谐的‘水墨意境’ 。”
下课回家的路上,小梦看着手中的画笔,心里满是豁然。
她不再纠结于“自己是不是不够优秀”,而是开始思考“如何在团队中发挥独特价值”;不再害怕协作中的分歧,而是学会从分歧中寻找互补的可能。
她忽然明白,职场就像一幅写意水墨画,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抹墨色,唯有找准定位、懂得融合,才能共同绘制出精彩的画卷 。
周一刚到公司,小梦就带着优化后的用户数据,主动与设计部对接物料需求。
她清晰地阐述了方案的核心创意,也耐心听取了设计师对视觉呈现的建议,双方一拍即合,很快确定了物料设计方向。
看着设计师笔下渐渐成型的画面,小梦想起朱老师的话——职场协作的真谛,就藏在这“焦浓淡清”的水墨智慧里,彼此成就,方能共赢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