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新达文学!手机版

新达文学 > 奇幻玄幻 > 普贤行愿品极乐世界

普贤行愿品极乐世界

一笑三千 著

奇幻玄幻连载

小说《普贤行愿品极乐世界大神“一笑三千”将阿贤苏曼作为书中的主人全文主要讲述了:古印度有一个名叫妙光城的地城外河流环城内街道整市集上人来人热闹非然而在这繁华表象之众生却饱受贪嗔痴的折人们为名利争为情爱所为生死苦城外河边住着一个名叫阿贤的少刚满十六他不同于其他同龄不爱嬉戏玩却常独自坐在河边沉这天黄阿贤像往常一样坐在河望着水中自己的倒影出“为什么人生会有生老病死?为什么人们明明不想痛却不断造作导致痛苦的事...

主角:阿贤,苏曼   更新:2025-10-02 12:47:37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古印度有一个名叫妙光城的地方,城外河流环绕,城内街道整齐,市集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然而在这繁华表象之下,众生却饱受贪嗔痴的折磨,人们为名利争斗,为情爱所困,为生死苦恼。

城外河边住着一个名叫阿贤的少年,刚满十六岁。

他不同于其他同龄人,不爱嬉戏玩耍,却常独自坐在河边沉思。

这天黄昏,阿贤像往常一样坐在河畔,望着水中自己的倒影出神。

“为什么人生会有生老病死?

为什么人们明明不想痛苦,却不断造作导致痛苦的事?”

这些疑问在他心中盘旋多年,却无人能给他解答。

“阿贤!

快回家吧,天色晚了!”

远处传来母亲的呼唤。

阿贤起身往回走,忽然听到河边树林里传来细微的呜咽声。

他循声而去,发现一只幼鹿陷在泥沼中,越是挣扎陷得越深。

阿贤毫不犹豫地踩进泥潭,小心翼翼地将小鹿抱起。

泥沼没过了他的大腿,每走一步都十分艰难,但他始终稳稳地托着小鹿。

“别怕,我会救你出去的。”

阿贤轻声安慰着颤抖的小鹿,仿佛它能听懂人言。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阿贤终于将小鹿救上岸。

他用自己的衣服擦干小鹿身上的泥水,检查它是否受伤。

这时,母鹿从林中奔来,警惕地看着阿贤,但见小鹿安然无恙,便温顺地低下头,仿佛在致谢。

阿贤微笑着看鹿母子消失在林中,这才发现自己浑身泥泞,回家必定遭母亲责备。

但他心中却充满前所未有的喜悦,那种帮助他人(哪怕是只动物)带来的快乐,比他得到任何礼物都要强烈。

就在这时,西方天空突然放出万丈金光,将整片山林染成金黄色彩。

阿贤惊讶地抬头,见云层中显现出一尊巨大的佛像,庄严无比,周身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这是...”阿贤怔在原地,心中涌起莫名的感动。

更令人惊奇的是,佛像竟然开口说话,声音如洪钟般响彻天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离妄想,则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即得现前。”

这些话阿贤并不能完全理解,但却字字刻入他的心田。

他不由自主地跪下来,泪水不知何时己满面纵横。

金光中的佛像继续说法:“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西方易处。

妄认西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譬彼病目,见空中华...”阿贤专注地听着,虽然许多道理对他而言还太深奥,但他心中多年的疑问似乎找到了解答的方向。

他隐隐明白,世间的痛苦都源于人们错误的认识和执着,而要解脱就需要看清真相。

忽然,金光蔓延到他身边,他被笼罩在温暖的光芒中,感觉浑身轻盈,心中的烦恼顿时消散无踪,只剩下无比的宁静和喜悦。

“善男子,你今日救助生灵,发慈悲心,故我特来为你示现。”

佛像对阿贤说道,“你多生多劫来广修功德,己近菩提门扉。

当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不可中途退转。”

阿贤恭敬地叩首:“尊贵的佛陀,我确实渴望解脱生死之苦,也愿帮助一切众生都得解脱。

但我不知如何做起,请您教导我。”

佛像微笑:“菩提心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

菩提心如良田,能长众生净白法。

菩提心如明镜,能普现一切诸法。

菩提心如大道,能普导一切众生。

你今己具足因缘,当发无上菩提心,行菩萨道,渐至佛果。”

阿贤坚定地抬头:“我愿发菩提心,求无上佛道,度脱一切众生!”

话音刚落,大地微微震动,空中飘落曼陀罗花,阵阵天乐不鼓自鸣。

金光中的佛像点头赞许:“善哉!

善哉!

你既发此愿,我当为你授记:你将来必成佛道,名号普贤,具足一切行愿,度无量众生。”

阿贤心中欢喜,却又疑惑:“为何名为普贤?”

佛解释道:“普者,遍一切处、一切时、一切法。

贤者,最妙善义。

你当修十大行愿,遍一切处度生,无有疲厌;你当行菩萨道,尽未来劫,无有休息。

故号普贤。”

阿贤再次叩首:“即使需要无量劫修行,我也决不退转!”

金光渐渐收敛,佛像的形象开始消散,但最后的话语仍清晰传入阿贤耳中:“记住今日初发心之喜悦。

菩提路上多诸障碍,当以愿力为铠,以精进为剑,以智慧为目,以慈悲为心。

来日我们华藏世界中再相见...”金光完全消散时,夜幕己降临,星空璀璨。

阿贤仍跪在原地,心中如明灯点亮,找到了人生方向。

他知道从今往后,生命不再仅仅是为了衣食住行,婚嫁生子,而是有更深远的意义——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回到家中,父母果然因他满身泥泞而责备他。

但阿贤不像往常那样辩解,只是微笑道歉,清洗干净后安静地吃饭。

母亲惊讶于他的变化:“孩子,你今天似乎不一样了。”

阿贤放下餐具,郑重地对父母说:“父亲,母亲,我今天遇到了佛陀显现,我发愿要修行佛道,度脱一切众生。”

父母震惊不己,父亲摇头:“孩子,你还年轻,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修行之路艰难漫长,我们只是普通人家,你还是安心学习技艺,将来成家立业吧。”

阿贤温和但坚定地说:“我深知此路艰难,但即使需要无量劫的时间,我也决不退转。

不过请您们放心,我不会立刻离开家,会在照顾好您们的同时,开始我的修行。”

那夜,阿贤在梦中再次见到金光如来,如来手中放出一道光明,注入阿贤心中。

醒来后,他感觉心中澄明,对佛法有了更深的理解。

从此,妙光城中的人们渐渐发现阿贤的变化。

他依然帮助父母干活,但空闲时不再与少年们嬉戏,而是在树下静坐,或者帮助城中需要帮助的人。

他尤其关心那些贫困病苦的人,总是尽己所能地去帮助他们,并告诉他们:“一切苦难都有其原因,也有其止息的方法。”

有些少年嘲笑他变得古怪,阿贤却不以为意。

他心中怀抱着那日见到的金光如来的景象,记得自己发下的誓言。

他知道这只是漫长修行的开始,但他己经找到了方向。

一天,阿贤在城中遇到一位苦行僧。

苦行僧看到他,忽然驻足微笑:“年轻人,你心中有光,必是见过真佛。”

阿贤惊讶地问:“您怎么知道?”

苦行僧点头:“因为我也曾见过。

记住,见佛易,发心易,但行愿难,持心更难。

莫失初发心那刻的感动与决心。”

阿贤郑重行礼:“感谢您的提醒。

我一定谨记初心,永不退转。”

苦行僧从破旧的布袋中取出一本经书递给阿贤:“这是《菩萨本业经》,或许对你初发心修行有所帮助。

好自为之,我们将来必会再相见。”

阿贤接过经书,正要道谢,抬头却发现苦行僧己不知所踪。

他翻开经书,第一句话就深深震撼了他:“菩萨初发心,如大地持载,如大海容纳,如虚空包含...”阿贤知道,这绝非偶然相遇。

他对着苦行僧消失的方向深深鞠躬,眼中闪烁着泪光与决心。

菩提路远,但他己经迈出了第一步。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